时间:2023-03-03 23:23:27 | 浏览:884
编者按 “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大力加强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基础测绘核心供给能力,切实为自然资源管理“两统一”职责履行提供测绘支撑,为经济建设、国防建设与社会发展做好保障。近期,全国多个省(区)发布了“十四五”基础测绘(测绘地理信息)规划,为各地测绘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本版梳理了相关内容,展现各省(区)未来五年的基础测绘发展蓝图。
本报讯 (记者 王丽容)日前,湖南省自然资源厅印发《湖南省“十四五”基础测绘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十四五”期间,湖南省将全面夯实基础测绘支撑能力,不断增强基础测绘服务能力,大力提升测绘科技创新能力。
《规划》提出,到2025年,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和实景三维湖南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基本建成省级统筹、联动更新、开放共享、按需服务的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和覆盖全面、更新及时、管控精准、立体直观、承载力强的实景三维湖南,为自然资源管理和“数字政府”提供时空数据基底,基础测绘三大能力大幅提升。
——基础测绘支撑能力更实,现代测绘基准体系进一步优化,按需测绘的新型基础测绘模式持续推进,地理信息资源供给水平显著增强,全面支撑自然资源管理和各行业需求。
——基础测绘服务能力更佳,卫星导航定位服务全面提升,卫星监测快捷智能,地理信息应用水平显著提高,应急测绘保障高效有序,全面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
——基础测绘创新能力更强,创新平台体系不断完善,科研队伍结构更加合理,科研水平明显提升,科技成果加速转化,高新测绘装备自主可控。
《规划》还提出了远景目标:到2035年,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和实景三维湖南全面建成,建立以实景三维为核心要素的多维度、多类型地理信息资源,基础地理信息实现采集立体化、数据实体化、处理智能化、管理一体化、服务多样化;基础测绘实现跨越式发展,迈入全国一流的测绘强省行列。
本报讯 (记者 张 涛 通讯员 秦璐露)为不断提升测绘地理信息服务保障能力,支撑贵州省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建设,发挥测绘地理信息支撑保障作用,近日,贵州省自然资源厅印发了《贵州省“十四五”测绘地理信息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全省协同高效的测绘地理信息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基本建成北斗卫星大数据基础设施、数据及服务一体化格局,基本构建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形成现代化测绘地理信息服务保障新格局。
《规划》明确,“十四五”期间重点抓好9方面工作:一是强化构建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加快推进基础测绘向新型基础测绘的转变,围绕标准体系、地理实体数据库、实景三维模型等重点建设内容,推进实景三维贵州建设。二是强化北斗卫星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实施基准站升级加密建设,构建全省北斗卫星大数据基础设施一体化格局,建成全省北斗卫星观测站观测数据资源池和位置服务数据资源池。三是加强遥感影像统筹及应用。四是加强地理信息资源建设及应用。五是提升地理信息公共服务能力。六是提升应急测绘保障服务能力。积极探索构建应急测绘保障服务体制机制,着力提升突发事件快速获取、分析、处理、服务和共享现场信息的能力。七是提升支撑自然资源“两统一”职责履行能力。发挥测绘地理信息支撑自然资源业务管理的框架基底支撑作用,加强测绘地理信息与自然资源有关业务在任务内容、技术规范、工作机制、成果应用等方面紧密衔接。八是推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开展地理信息产业集聚区建设,培育战略型新兴产业。九是推进测绘地理信息融合发展。加强喀斯特山区空间信息快速获取与应用的能力体系建设,定期开展乌江流域重要河道沿线数据获取和环境变化监测评价,加强北斗卫星系统与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的融合应用。
本报讯 近日,经陕西省政府同意,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印发《陕西省“十四五”基础测绘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指出,“十四五”时期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基础测绘工作的根本定位,确立适应新发展阶段要求的基础测绘服务新模式,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准确、及时、多层次和全方位的基础地理信息保障服务。
《规划》明确了4项主要任务:一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支撑各行各业需求;二是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支撑自然资源管理;三是强化科技创新驱动,构建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四是强化综合能力建设,构建服务保障新格局。
《规划》还提出了测绘基准体系维护与升级、基础地理信息动态更新、地理国情监测及服务、地理信息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基础测绘技术创新工程、应急测绘保障能力建设等6方面重点工程,并细化设置了北斗卫星导航定位基础设施优化升级、1:1万基础地理信息更新、地理省情监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测绘保障等17项工程。
(焦朋涛)
本报讯 (首席记者 洪曙光)安徽省自然资源厅、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不久前印发的《安徽省“十四五”测绘地理信息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25年,安徽省测绘地理信息资源供给能力、公共服务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全方位提升,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建设取得突破,纵向统筹、横向协同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基本建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军民融合发展持续提供高精度、高适应性测绘地理信息支撑。
《规划》要求抓好8个重大工程: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完善与维护工程、航空航天遥感数据统筹获取工程、基础地理信息资源更新工程、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建设工程、地理国情监测持续推进工程、测绘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工程、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建设工程和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
其中,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建设工程提出协同沪苏浙构建长三角区域基于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基准站网,加强长三角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一体化建设。一是构建长三角区域卫星定位综合服务系统。协同沪苏浙研究连续运行卫星定位综合服务系统跨区域组网,充分应用北斗等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对组网技术方案、资源共享、管理机制、社会服务等进行研究,实现长三角区域连续运行卫星定位综合服务系统组网运行。 二是长三角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一体化建设。加强沪苏浙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数据融合,共同提升区域在线地理信息公共服务能力,促进区域地理信息共享,服务长三角远景规划。
本报讯 (记者 何 伟 通讯员 常 博)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印发《新疆基础测绘“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区基础地理信息资源供给能力进一步提高,现代测绘基准体系进一步完善,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建设取得突破。
《规划》提出,力争到规划期末,全区1∶1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更新面积增加1.92倍,完成“北斗三号”基准站升级改造,建成2米格网数字高程模型(DEM)和数字表面模型(DSM)5万平方千米。《规划》明确了5项重点任务,包括丰富基础地理信息资源,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推进基础测绘转型升级,提升服务自然资源管理能力;加强现代测绘基准建设,增强位置服务能力;深化科技创新引领,夯实测绘基础建设;加强成果管理,推动地州市基础测绘工作。
《规划》要求实施七大工程:一是1∶1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更新工程,采用核心要素年度更新方式加速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更新;二是遥感影像控制点数据库建设工程,构建全区影像控制点基础数据库;三是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建设工程,建设高精度地面三维模型,满足自然资源精细化管理和其他应用领域需求;四是现代地图制图工程,围绕新疆地域、文化特色及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等要素,编制综合性、专题性地图集,全面反映自然资源现状、展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五是新型基础测绘建设试点工程,试点建设实景三维立体时空数据库,实现“一库多能、按需组装”等定制化服务;六是北斗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升级改造工程,升级“北斗三号”基准站和数据中心软硬件,推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社会化和行业应用;七是精化似大地水准面建设工程,启动新一轮重点区域厘米级似大地水准面模型建设。
本报讯 近日,广西基础测绘“十四五”规划通过自然资源部测绘发展研究中心、广西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与创新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评审。
据了解,广西基础测绘“十四五”规划明确陆海测绘资源、实景三维广西、时空数据共建共享等八大建设任务、六项重点任务和四项保障措施。规划提出,到2025年广西基础测绘的资源供给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全方位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建设取得突破,纵向统筹、横向协同的管理运行体制机制基本建成;为广西经济社会发展、西部陆海新通道、北部湾经济区和粤港澳大湾区“两湾联动”建设、东盟区域合作、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等持续提供高精度、高适应性测绘地理信息支撑,为“基本建成壮美广西,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提供坚强有力的基础测绘服务保障。
(潘正伟 何晓辉 赵学松)
编者按 “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大力加强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基础测绘核心供给能力,切实为自然资源管理“两统一”职责履行提供测绘支撑,为经济建设、国防建设与社会发展做好保障。近期,全国多个省(区)发布了“十四五”基础测绘(测绘地
南都讯 南都记者黄璐 通讯员熊梓言经深圳市政府批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于近日发布《深圳市测绘地理信息发展“十四五”规划》。以刘经南、郭仁忠两位院士为首的专家评审组对规划给予了高度评价,专家组认为规划的任务内容和具体实施计划科学可操作、指导性
测绘行业目前在国内虽然不算是最热门的行业,但是依然广泛应用在各种工程建设当中,而且是基坑建设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决定着工程后续的进展及工程质量。今天赛维测绘将带来测绘行业的40个基础知识,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关注我了解更多行业干货资讯。1、测绘
点击上方【大水牛测绘】关注我们自然资源领域涉及面广、关联性强、社会关注度高,履行好“两统一”职责,迫切需要各级自然资源系统干部提高思想认识和业务知识技能。为此,我们开设“业务学习”专栏,围绕自然资源管理工作内容,以应知应会为原则,以基本知识
记者从北方稀土获悉,该公司发布公告,拟对下属包钢磁材、宁波展昊、北京三吉利、安徽永磁4家磁性材料企业进行整合重组,以进一步增强行业影响力和话语权。作为稀土龙头企业,北方稀土不断延伸产业链条,目前已形成稀土原料产品、稀土功能材料产品及稀土终端
未来水泥厂通过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实现“零购电”将成为现实。日前,四部门联合下发《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方案对建材行业实现碳达峰制定了具体目标,也意味着作为建材行业体量最大的产业,水泥行业的碳减排任务和责任有了更加明确且艰巨的目标。近年来,
11月9日,海螺水泥召开业绩说明会,就公司经营及行业发展情况与投资者进行交流。需求下降叠加成本抬升,水泥行业效益整体下滑。作为“水泥一哥”,海螺水泥(600585)盈利能力虽持续领跑行业,但前三季度亦现业绩下滑。但砂石骨料业务却逆势增长,三
【华新水泥:规划“十四五”期间投资近600亿元持续升级水泥等业务板块】财联社3月9日电,华新水泥公告,2022年,受益于一体化运作及国际化发展,预计水泥、骨料、混凝土产能扩大,公司进入高速增长期。公司制定了倍增发展规划,规划在“十四五”期间
来源:矿业界来源:【矿业界】作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后的首个五年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3月12日正式全文发布。这个规划有很多新特点,比如首次专辟一章讲科技,强调科技
为将佳木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的《佳木斯市“十四五”消防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落到实处,为全区消防工作开展提供指南。2022年3月21日下午,佳木斯市向阳区人民政府召开党组(扩大)会议,会上对《佳木斯市“十四五”消防事业发展规划》进行了专题学
萨尔图区始终把抓招商、强项目作为第一要务,2020年,34个重点项目全部开复工,引进项目33个,签约总额58亿元,中科创业园企业达到147家。2021年,萨区计划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2个,实现开复工重点项目40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亿元。
近日,《道里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出炉。在道里区产业、城区承载功能 、教育、人才行动计划、高质量就业等方面进行了规划。具体什么情况?一起看看吧!根据《规划》到2025年,道里区将实现4个发展指标。①经济发展。地区生产总值
向海图强,向海图兴,“蓝色经济”是广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作为省会城市、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的广州,在全省海洋经济版图里占有重要分量。广州近日研究制定了《广州市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力打造
新华社客户端上海2月28日电(记者仇逸)28日,由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牵头,联合新华医院、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上海市儿童医院、华东师范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等核心单位以及十多
光明网讯(记者 赵艳艳)11月14日,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副司长刘涛表示,今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能源形势和较大的国内能源保供压力,国家能源局加强调度协调,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优化调整煤矿产能置换政策,加快实施“十四五”煤炭规划,全力